有效的实验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实践探索的热情,提升实验课堂教学的效率,反之可能导致学生的思维惰性,束缚双手。传统的“耳朵听,眼睛看,不用想,照着干”实验教学模式远不能满足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需要,需要针对不同的实验课程,甚至不同的实验项目的特点,采取与之相匹配的不同的实验教学方法。基于多年的实验教学经验,结合三个实验教学课程群的特点,中心探索总结的实验教学方法有:以EDA技术作为突破口,改变传统的实验模式;实行分群施教的“三式”实验指导法(反转课堂式、主动探究式、项目导引式);从提升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 “四合” 实验教学法(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耦合、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相融合、实验教学与行业需求相契合、实验教学与创新活动相结合)。
1、以虚拟仿真技术作为突破口,改变传统的实验手段
实验教学中心优越的物理实验条件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中心近年来持续建设的虚拟仿真实验环境也起到了独特的催化剂作用,特别是对于声学实验,很多实验环境,如深海、复杂海况等,存在着高危、高成本、高消耗、大型设备操控等实际问题。引入了仿真实验环境后,很好地解决了实际实验环境难实现的难题,并且它能使抽象的声学专业理论知识可视化,有效加深了同学们的理解,改善了学习效果。
实验教学中心在电路、信号处理类课程实验中也普遍采用了仿真技术,例如,电路类实验分为硬件实验和软件仿真两方面,硬件实验从基本的单元实验开始焊接、调试;同时配合Multisim、Quartus、Labview等EDA软件进行仿真设计、验证。为了把仿真观念引入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建成了一个由107台微机组成的网络环境,并借助国外公司大学赞助计划和购买等途径,配置全套正版的EDA软件。将虚拟仿真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用于实验教学,是中心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具体实施时,采取“课外虚仿、课内实做”,“先仿后做,虚实结合”。在未来,中心还将进一步完善虚拟仿真实验环境、建立海上试验数据库、建设半实物仿真环境,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2、“三式”实验指导法
(1) 反转课堂式
反转课堂是指学生利用课前时间利用数字化实验教学资源进行预习,课堂时间则用于同学和老师之间的交流答疑。这种模式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宽度和内容深度。该模式主要用于信号处理实验模块的相关课程,在实验课前,学生可利用个人计算机提前进行实验内容学习,在实验课堂上,学生和老师就具体的实验结果进行交流。例如,随机信号分析课程的实验项目—噪声统计特性分析,学生在完成课堂要求的高斯白噪声统计特性仿真验证后,课堂上老师可以进一步拓展非白噪声的仿真方法、白化方法等。
(2) 主动探究式
主动探究式是指课堂上由学生来主导、体验实验内容,自己向自己提问,在课后查资料进行自我答疑,这种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采用该教学模式的主要有声学基础实验模块和声学专业实验模块的相关课程。例如,声学基础实验模块中的“声学现象观察“课程中,由学生在课堂上自己体验不同的操作引发的不同现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给自己提问题,课后自己带着问题去找答案,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还提高了学生阅读文献资料为我所用的能力。
(3) 项目导引式
项目导引式是指在实验内容中给学生灌输把握科研项目的整体思路,让学生在独立实验模块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工程观念,这种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课堂内外的结合以及知识体系与工程的结合。
3、“四合” 实验教学法
(1) 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耦合——培养学生专业基础能力
传统的实验教学的作用是理论教学的附属,其作用是对基础理论的验证,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而声学专业有其特殊性,其研究手段可分为理论声学和实验声学,因此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择优选择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种途径,中心根据待掌握理论知识的特 点,以最有利于学生理解、建立专业基础概念的原则,采取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耦合, 有先有后灵活安排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先后顺序,使二者有机融为一体,互相促进。 (2) 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相融合——培养学生的专业科研能力中心充分发挥学院科研实力强的优势,突出科学研究对教学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鼓励教师把科学研究成果引入融入高水平的实验教学,中心把自行设计研制的驻波声管、悬臂梁激振器、弹性棒拾振器、感性/容性负载驱动器等多种科研样机用于实验课中。 (3) 实验教学与行业需求相契合——培养学生的专业工程素质 中心通过与声纳研制等相关行业内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实践基地,选择具有较高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的企业和研究院所建立联合实验室,在开展科学研究的同时合作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通过采取实验平台“双建设”,实验内容“双探讨”,实验项目“双指导”等措施,构建了工程素质培养教学平台和校企优势互补的师资队伍,使实验设备和实验内容适于行业技术发展的需求;另外,部分优秀的本科生有机会进入科研团队,接触科研一线,这些都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工程素质。 (4) 实验教学与创新活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