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耳朵”,如何听声辨位夹苍蝇?

发布时间:2016-03-08浏览次数:496

没有“耳朵”,如何听声辨位夹苍蝇?

编译/lulu


首先说明一点:鸟类并非没有耳朵,只是不同于哺乳动物,鸟类没有外耳廓而已。


哺乳动物的外耳廓可以有效地帮助它们判断声源的高度。但是鸟类也可以察觉到声音是来自其自身上方、同一高度或下方位置。它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天生没耳廓

想像一下这个画面: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又到了动物们示爱求偶的季节……两只画眉正在高歌示爱,拼命争夺一只雌画眉的注意力。对于雌画眉而言,要想筛选出优秀的追求者,前提是你要知道追求者在哪儿。


由于鸟类没有外耳廓,人们一直认为鸟类无法辨别声源的高度。但是雌画眉鸟依然能成功定位其追求者,即便追求者位于她的上方。我们知道,哺乳动物在垂直面内定位声源,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其耳廓。当声波传至其耳廓的不同位置时,会发生吸收、反射或衍射,从而影响到进入耳朵的声音频谱。哺乳动物的听觉就是利用这些信息来判断声源的高度的。但是没有耳廓的鸟类是如何察觉到这些不同的呢?

整个头部代替了耳廓的作用

科学家们研究了乌鸦、鸭子和鸡共三种鸟类,发现鸟类完全能分辨来自不同仰角的声源。看起来是鸟类那近似椭圆形的脑袋帮了大忙!整个头部能像外耳廓一样帮助传递声波。


“我们在鸟的鼓膜处测量了来自不同仰角的音量大小,”研究人员称。测试中,与声源同侧的鼓膜处,无论声源高度高低,音量大小都基本一致。而位于头部另一侧的鼓膜,却能精确地分辨出声源的高度,因为在这里不同高度的声音的音量也不同了!


不同的音量判断不同的声源

之所以能分辨出声源的高度,还要归功于鸟类头部的形状。根据声波传送至头部的具体位置的不同,声波也会被反射、吸收或者衍射。通过对比两侧耳朵处音量的差别(Interaural Intensity Difference,IID),鸟类的大脑就能判断出声音是来自它们的上方还是下方了。


“鸟类就是这样判断侧面的声音是从哪里来的,比如是从和眼睛一边高的高度传来的,”研究人员还强调。“这个系统还相当的精确,鸟类能判断这个声音是来自仰角30°,还是俯角30°。”


听觉和视觉强强联合

为什么鸟类在垂直面能形成定位能力呢?大部分鸟类的眼睛位于头部两侧,相当于拥有了360°的视野范围。由于鸟类有了判断声源高度的能力,再结合听觉与视觉的信息便能有效地躲避捕猎者了。


然而,捕猎者却采取了不同的定位策略,比如谷仓猫头鹰,这是一种习惯于夜间捕食,像人类一样双眼长在头部前方的猛禽。它脸部周围的羽毛可以像外耳廓一样聚拢声波。而且研究也表明,相较于其他鸟类,猫头鹰对前方发出的声音更加敏感。此外,还有的捕猎者,比如长尾林鸮(xiao),更是拥有左右不对称的耳朵,其双耳耳道的高度和方向都不一样,声音到达双耳的时间和强弱自然会有细微的差别。因此即使在黑暗环境,不依靠视觉,长尾林鸮也能捕获猎物(详见2015年第5期自然栏目)。

但是

说道声音到达双耳的时间差(Interaural Time Difference,

ITD),这个判断线索鸟类真的用得上吗?


人类倒是经常会利用声音达到双耳的时间差来判断声源位置(当然也是在相对低频的情况下)。但是,鸟类、青蛙还有蜥蜴啥的,它们双耳之间的距离如此之短,还能用时间差来判断么?慕尼黑大学的一组由Leo van Hemmen领导的研究团队,于2016年1月,发现了这些动物的两个鼓膜间有一个连接腔,动物的内部声波与外部声波正是在此处叠加。并且,研究人员建立了腔体的数学模型,解释了动物如何利用内耳(即腔体)中产生的新信号定位声源。


头部隧道

正如上文介绍,听音辨位可是动物界生存的必备技能。哺乳动物,比如人类就可以通过双耳时间差判断声音的方向。可惜的是,一些爬行类动物和鸟类并没有这个选项,因为它们双耳间的距离实在是太小了,至多几厘米。因而时间差就小到大脑无法捕捉。为了弥补这个先天的不足,这些动物进化出了一种虽然简单,但却十分奏效的系统:连接两耳鼓膜的充气腔体。


这个腔体,直接贯穿头部,连接两处的鼓膜(科学家称其为“内部耦合耳”)。这个头部中的“隧道”很容易观察到,如果你向壁虎一侧的耳朵打光,那么光就会从另一侧耳朵射出来。


不同于人类,这类动物不仅接收外部的信号,而是接收外部声波与内部耦合腔产生的内部声波的叠加信号。科学家发现,这类动物正是利用这个叠加信号来定位声源的。不过耦合腔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一直都不得而知。

用仿真模型

如今,慕尼黑大学的科研人员们已经建立了通用的数学仿真模型,用于描述声波在耦合腔中的传播情况,以及如何以此为线索判断声音位置。这个模型适用于所有拥有此类听力系统的动物,无论它脑袋中的腔体具体长什么形状。科研人员难掩兴奋:“我们现在终于知道腔体里发生了什么,也可以解释和预测各类动物的实验结果了。”现在已知超过15000种拥有内部耦合耳的动物了,数量超过陆栖脊椎动物数量的一半。


内外声波齐奏鸣

通过这个模型,研究团队发现动物们利用这个腔体进化出两套不同的听音方法。不同的声音频率范围,自有不同的解决办法!这次科研人员是以壁虎,蜥蜴等爬行类动物为对象进行仿真的。



仿真结果

1

当声音频率小于鼓膜的基频时,叠加信号的时间差将被放大最高达5倍,足以用于定位声源。

2
当声音频率高于鼓膜的基频时,叠加信号的幅度(比如音量)差也将由腔体传送至鼓膜。



实际上,对人耳空间定位的研究表明:人类也是通过神经系统对比声源到达两耳之间的时间差(ITD)和强度差(IID),分析判断声源的方向。且在低频情况下,人类也主要是依靠ITD进行听音定位;在高频情况下,则主要依靠IID进行定位。对比人耳空间定位的研究结果不难发现,鸟类、青蛙、蜥蜴等动物也是利用相同的原理,只不过根据自身的身体结构特征,在自然进化的过程中对听力系统做了进一步的改进。而现在,人们又开始研究怎样将动物的这一特征应用于机器人开发了。




本文转自:科学世界 微信公众平台